首页 > 植物百科 > 桂花的美好传说和典故

桂花的美好传说和典故

植物百科2022-05-19 12:56:02
  关于桂花的美好传说和典故,表达了人们对桂花的窖爱。据说战国时期,燕、赵两 国为表示友好,相互赠送桂花。从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,桂花已被作为名贵的花卉与贡 品,出现了月宫中嫦娥捧出桂花酒宴请嘉宾的传说。最广为流传的是吴刚砍桂花树的故 事,说的是月亮上有座广寒宫,住着嫦娥仙子。广寒宫中有一裸桂花树,高500丈,“月 中有丹桂,自古发天香”,指的就是这裸桂花树。如不砍它,月宫就容纳不下了。玉帝派 犯了天规的吴刚去砍,总是“树刨随合”。千百年过去了,吴刚每天伐树,桂树却依然如 旧,生机勃勃,只有到中秋时节,当桂花盛开,馨香四溢时,吴刚才能在树下稍事休息, 与人间共度佳节。*著名的《蝶恋花答李淑一》一词中,“问讯吴刚何所有,吴刚 捧出桂花酒”之句,用的就是这个神话故事的典故。近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于1958年赋诗 《桂花》就以浪漫情怀将桂花与中国登月工程、吴刚伐桂花树、月宫中的嫦娥联系在一 起:“我们巳登记,参加星际通航。飞到月球里去,访问老人吴刚。替他酿出的桂花酒添 点原料,请嫦娥大姐跳起羽衣霓裳舞。嫦娥大姐早就有回国的愿望,请她带着玉兔一同回 到故乡。吴刚老人血压恐怕高了一些,能否回来,要请大夫做出主张。”
  山川俊秀的桂林,是因为那里的人们对桂花格外倾心,广植桂花树成林而得名。如 今桂花被定为桂林市的市花,20万株桂树遍植漓江两岸。桂花盛开时,花灿若金,娇艳 清丽,桂香满城。桂林人在黑山植物园建成桂花博览园,体现了桂林作为桂花原产地的 风貌。
  蜚声中外的“桂花之乡”湖北咸宁市,年产桂花几十万斤,素有“桂花甲天下”之 誉。花开时节,成片桂树林吐蕊飘香,正如唐代李峤在《桂》一诗中所赞道:“未植蟾宫 里,宁移玉殿幽。枝生无限月,花满自然秋。侠客条为马,仙人玉作舟。愿君期道术,攀 折可淹留。”仲秋八月,游人到此,不仅陶醉在桂香园中,还可品尝当地的桂花茶、桂花 蜜酒和桂花晶等著名特产。
  杭州的桂花久负盛名,名扬海内外。宋代大词人柳永赞叹杭州西湖有“三秋桂子, 十里荷花”之句。每当金秋,桂花清香袭人,游客络绎不绝。有诗赞道:“西湖八月是清 游,何处香通鼻观幽?满觉陇旁金粟遍,天风吹满万山林。”
  历代诗人留下许多赞美桂花文采华美、意境清幽的美丽诗词歌赋。屈原《远游》中 的名句:“嘉南州之炎德兮,丽桂树之冬荣”是对桂树最早的赞美。宋代范云诗:“南中
桎花
有八树,繁花无四时。不识风霜若,安知零落期。”毛滂的《桂花歌》:“玉阶桂影秋绰 约,天空为卷浮云幕。婵娟醉眠水晶殿,老蟾不守余花落。苍苔忽生霜月裔,仙芬 凄冷其珠萼。”宋代杨万里的《岩桂》诗:“月满团圆花枝头,琼树清幽香满天。尘世何 曾识桂林,花仙夜入广寒深,移将天上众香国,寄在梢头一粟金。” “雪花四出翦鹅黄, 金粟千麸糁露囊,看去看来能几大,如何著得几多香。”宋代朱熹《咏岩桂》:“亭亭岩 下桂,岁晚独芬芳。叶密千层绿,花开万点黄。天香生净想,云影护仙女。谁识王孙意, 空吟招隐章。”还写过“露浥黄金蕊,风生碧玉枝。千株向摇落,此树独华滋。木末难 同调,蓠边不并时。攀缘香满袖,叹息共心期。”诗人高度赞美桂树,希望自己具有它的 崇高品性。宋代李清照《鹧鸪天桂花》:“暗淡轻黄体性柔,情疏迹远只香留。何须浅 碧深红色,自是花中第一流。梅定妒,菊应羞。画栏开处冠中秋。骚人可煞无情思,何事 当年不见收。”另一首《摊破浣溪沙》:“揉破黄金万点轻,剪成碧玉叶层层。风度精神 如彦辅,太鲜明。梅蕊重重何俗甚,丁香千结苦粗生。熏透愁人千里梦,却无情。”诗 人以桂花自喻,表现清高的性格和冠压群芳的品质。宋代郭鲲溟的诗:“西岭千年桂,阴 森入翠微,玉枝云外绿,金粟雨中肥,影落浮杯酒,香飘袭客人,当年和露折,曾向广寒 归。”这些诗文无不浸透了历代文人对桂花的爱慕。

    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及时联系本站,网站将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。
    Copyright 2020-2022 花卉养殖知识. Some Rights Reserved.
    备案号:粤ICP备2021167564号